臉書 以「人」作為連結主軸的 演算法
臉書從2005年進入大眾的視野後,成為許多人習以為常的社群平台,從中獲取朋友的近況與資訊,但臉書的演算機制一直為人詬病,言論自由的天秤不斷傾斜,一言不合就被「祖」,到底臉書演算法的機制如何,又是如何改變我們認知的世界呢?
以「人」作為連結主軸的演算法。
臉書以社群平台為核心,演算機制都是根據用戶的回饋來改變,舉例而言,現在粉絲專頁的曝光量大減,即使你有數十數百萬的粉絲量,在沒有透過廣告投放的情況下,即使你與我一樣 每日發文,能夠看見的人數仍極其有限。
大數據的判讀下,用戶的回饋最為重要,正面的加分包含
一、用戶互動
用戶互動包含按讚、留言、分享、點擊、停留等,只要越多的互動過程,在判別標準中就會更為加分,甚至有可能讓觸及人數遠超過既有的追蹤人數,這也是為何互動成為廠商合作時的唯一參考標準。
內容必須要有梗,讓人想停留與回覆,但又不能呼籲大家這麼做,否則會被判定為誘導式互動,反而會被整個鎖住,像近幾年懂社群經營的都不會去踩「抽獎文」這個地雷,後續的懲罰是很可怕的。
二、停留時間 / 觀看完成率
在一篇內容中停留時間越長,對平台的演算機制加分越高。
這也是為何現在很多人在粉專的文章多是以長文為主,文章的長度較長自然也能讓大眾停留時間更久,但必須要考慮能夠讓觀眾閱讀完畢,長度的拿捏與文字的撰寫都很考驗經驗。
影片創作者則著重在「觀看完成率」,看完的比率越高,被推播的機會越多,特別這幾年所謂的「短影音」「短視頻」當道,越短的內容越容易吸引觀眾,串聯起來就容易成為推播主流。
三、分享傳遞
粉絲與觀眾願意分享是最容易打破同溫層的關鍵,可以讓你的支持者人數上升,也能拓展觸及更多人。
現在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稱得上KOL( 意見領袖,指能在特定領域對其粉絲或追隨者帶來影響力,通常透過社群媒體來傳達理念,但與網紅單純以知名度判讀的概念較為不同 ),通常會在判讀基準上將內容傳播出去的程度做較重的加權比分。
看似簡單的演算機制,卻暗藏了「人」把關的不可控因素。
以言論自由為例,你會看見各種帶有惡意攻擊的言論,甚至來自對岸翻牆的「小粉紅」帳號不斷洗版,無論你怎麼檢舉這些人永遠都在,但你可能只是講個數字「246」的排列組合,就被冠上仇恨言論的標籤。
這些標籤更會跟著你的帳號紀錄走。
只要你有過這樣的紀錄,就更容易被「祖」,連帶你使用的粉專、個人帳號等都會受影響,即使你開了新的帳號,只要你用同一個登入IP,使用同一台電腦與手機平板,就會被判讀為相同使用者。
這就是為何你被「祖」後,就會開始一連串的噩夢。
留言列表